查看原文
其他

刻不容缓,中国企业的创新如何破局?

科尔尼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4-05-26

作者: 

贺晓青,科尔尼公司全球合伙人,大中华区总裁

王宇,科尔尼公司全球合伙人

陈沛祎,科尔尼公司经理

王娅欣,科尔尼公司副理

徐子正,科尔尼公司顾问

王蔚然,科尔尼公司顾问


引言


2017年6月26日,两列披红挂彩的列车分别从北京南站、上海虹桥站平稳驶出,相向而行。随着列车远去,站台上发出阵阵欢呼——这是中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“复兴号”首发的日子,也是“国家队”十年磨一剑的成果。而在我国庞大产业链的另一端,是大量的民营企业,它们贡献了我国60%以上的GDP和近80%的专利申请——可见国企、民企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两大生力军。

 

创新刻不容缓,国企、民企各有特色


不论从“身不由己”的宏观因素看,还是从“内生诉求”的微观因素看,我国的自主创新已经刻不容缓。


宏观上,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,疫情突袭更是雪上加霜,依靠廉价要素推动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。此外,以英国脱欧为代表的“政治单边化”和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“经济孤岛化”还将持续相当时间。内外挤压下,我国“入世”以来享受的全球化红利逐渐见底,自主创新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动能。


微观上,消费者行为和偏好的变化,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优质土壤,可谓困难环境中的一针强心剂。根据尼尔森消费者调查,约50%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品质更好、更能体现身份、品味的产品支付溢价。而创新正是提升产品品质、打造品牌个性的不二法门。


更长远地看,历经几十年发展,我国的创新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。


改革开放前,外部环境及其严苛,因此以科研院所为主体开展创新,集中力量办大事。


改革开放后,创新主体开始由“技术攻坚”的科研院所向“政策+市场”二元属性的国企转移,而民企甚至外企也在创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


近几年,创新回归至国家战略层面。其中,国企因其特殊定位,在油气、电力、军工等战略保障性产业的关键技术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。而民企因其灵活高效的机制、快速的市场响应速度,在食品饮料等更贴近消费者的产业创新中更为活跃。


可见,国企和民企创新各具特色,缺一不可。

 

细看创新,仍是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


进入2020年,在我国创新的新阶段,企业都准备好了吗?


2017年,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首飞,标志着我国从此拥有自行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。要完整地摘下商用大飞机的 “皇冠”,航空发动机这颗“明珠”不可或缺。然而,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在稳定性、经济性上尚难满足需求,反推装置、起落装置等核心部件也仍需仰人鼻息。


2018年,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张小平,被一家民营企业挖走,年薪直接从12万上涨到过百万,轰动一时。张小平此前担任副主任设计师,这是我国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岗位之一。感慨民企财大气粗的同时,也暴露出国企在市场化激励方面的痛点。


反观民企,创新之路同样走得步履蹒跚。在民企的专利申请中,被称为“小专利”的实用新型专利占比超过三分之二。不同于发明专利,实用新型专利侧重改良,对创新的技术要求较低。此外,很多民企为了获得政府的科技型企业补贴,大量注册“成色”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,这种“短平快”的做法却无益于建立起扎实的创新能力。


为什么我国的重大技术装备被频繁“卡脖子”?为什么很多企业的创新还有水分可挤?


这是因为我国企业在创新的效率和质量上,尚未赶上经济的发展速度。笔者认为,我国的企业创新存在三大共性问题。


首先,缺乏清晰的创新战略。有的企业用在研发创新的钱不少,但就是看不到成效,久而久之就没有了投入热情。有的企业“人人讲创新”,但山头林立、重复造轮子,导致成果没出来,内部摩擦先积累了不少。这些都是创新“失焦”、缺乏顶层设计的体现。


其次,没有形成端到端、规范的创新管理体系。比如,在有的企业,研发成了“二等活”,不仅没有奖励可能还面临失败的处罚,导致科研人员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”。又如,创新成果评价不透明,不同风险、不同价值的研发项目没有得到公平对待,且“拍脑袋决策”比比皆是。再如,好不容易出了创新成果,知识产权保护却没有跟上,关键技术人员还被“挖墙脚”,损失巨大。


最后,创新文化缺失,大部分企业仍然停留在“拉式创新”阶段。很多企业做创新都是不得已而为之,为了满足领导想法的“指令式”创新盛行。这种被动的、上层拉动式的创新缺乏容错空间,难以真正激发基层的创新热情,讲究管理艺术的创新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,削弱了创新体系活力。


共性问题外,国企、民企因为体制特点、市场定位等因素,还存在各自的创新痛点。对国企而言,缺乏市场化的激励机制,缺乏创新的容错空间,且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可能脱节。此外,科研院所改制的“副作用”也逐步显现,市场化压力下,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及其“外溢”带动的产业发展价值被削弱。对民企而言,本身的技术积累薄弱且“短视”问题突出,缺乏中长期的、更具战略价值的研发布局,对创新生态资源的运用也存在短板。


由此可见,我国企业的创新之路,仍是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。

 

如何破局?

对中国企业创新的思考


面对中国企业的诸多创新痛点,应该如何破题?


笔者认为,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是两大基石,承上启下,密不可分。


首先,创新战略是起点,也是指导创新管理的“基本法”。那么创新战略从哪里来?和企业战略有什么关系?又应该包括哪些要素?


其次,创新管理是承接创新战略的落地体系,包括:组织、机制、激励、资源四大要素。应该如何设计并融合好这些要素?实施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

围绕这些问题,笔者将结合案例展开探讨。需要说明的是,创新内涵丰富,包括技术创新、模式创新、管理创新等子类。本文主要聚焦于中国创新体系的最大痛点——技术创新。

 

创新战略是顶层的指路明灯

没有战略,何谈管理


谈到战略,企业都很熟悉。但具体到创新领域,就开始摸不着头脑。要理解创新战略,不妨来看看“钢铁侠”埃隆·马斯克的例子。


2020年5月31日,SpaceX将两名宇航员成功送入太空并回收运载火箭,成为首个实现载人火箭发射的民营航空公司。本次发射,标志着美国将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时有了新的选择,可以节约过去支付给俄罗斯的每位宇航员8,000万美元的高昂成本。SpaceX成立于2002年,用不到20年的时间就超越了波音等老牌巨头,站在了商业航天史的聚光灯下,其秘诀何在?清晰的创新战略不可或缺。


成立之初,SpaceX的愿景就十分明确——减少太空运输的高昂成本并最终实现星际移民。正是在这一愿景的指引下,SpaceX凭借民营企业的灵活性,创造性地探索合适的技术方案,比如:致力于突破火箭回收技术以大幅降低成本,采用九台标准小型发动机替代一台高技术难度的总控发动机。同时,坚定的目标给了SpaceX更多耐心,在一次次失败,面对无数嘲讽后,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。可以说,没有清晰的创新战略以及为之坚持的勇气,SpaceX可能永远只是一个“仰望星空”的美好梦想。


马斯克名下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,也传承了这种“明确目标、坚定执行”的基因。特斯拉追求电动车技术的绝对领先,并在多个领域坚持长期布局。近日,特斯拉在美国建造了第一条动力电池生产线,再次引发市场关注。但是,在自产动力电池这条路上,特斯拉已经走了整整六年。2015年来,特斯拉将动力电池视为平台级的核心技术,坚持通过赞助大学研究、收购电池公司等持续投入,最终奠定了行业的领导地位。


可见,创新战略是企业创新的风向标,是顶层设计,指导了创新体系的长期布局。要制定既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创新战略,从思路和打法上,都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。


从思路上,要贴合战略,匹配能力。即要从企业战略出发,避免天马行空,和业务脱节;还需综合考虑用户需求、技术趋势、竞争格局和企业的能力基础,确保创新战略充分继承了企业的DNA,有助于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,而非盲目模仿。


从打法上,要思路清晰,明确聚焦。创新战略需要定义创新的愿景和目标,从而帮助企业找到创新焦点,避免“撒网式”盲目投入。明确目标后,需要进一步细化至创新组合,让战略由虚变实。


通常,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,创新组合中应包括短、中、长三类项目——更精准地,应该称为“商业化”、“渐进式”、“突破式”项目。顾名思义,商业化项目更多服务于短期生意目标,侧重于产品改良。渐进式项目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市场趋势的跟随,以“不掉队”为目标;另一类是核心技术平台的迭代,以“焕新生”为目标。而突破式项目则是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核心,旨在打造长期的技术平台,形成稳固的技术护城河。


上述三类项目并非独立存在,从“突破式”到“渐进式”和“商业化”,存在一定的继承演化关系,逐步从核心技术向商业概念靠拢,最终将技术变现。以耐克为例,Air是其招牌的“突破式”技术平台之一,自上世纪70年代推出以来,正是坚持围绕“气垫”推陈出新,通过“渐进式”项目演化出了Air Max Plus等子平台,并通过每年的造型、配色等“商业化”创新,才焕发了长期的生命力。


最后,基于创新战略,还需制定配套的资金、人力等资源的投入方案,在三类项目中做好分配。下个章节将要探讨的创新管理体系,也要针对定位不同的三类项目,在组织设置、管理方式、考核维度、资源导入等方面,采用不同的设计。

 

创新管理是战略落地的抓手

由虚向实,脚踏实地


战略难以落地,是很多企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。一方面,可能是因为战略设计不够“接地气”;另一方面,缺乏规范管理,过于依赖“人治”,也是很多企业的顽疾。要做好创新管理,需要“慢工出细活”,不断打磨适合企业的模式。在此,笔者从组织、机制、激励、资源四个维度,结合案例,为企业优化创新管理提供一些思路。



组织:创新组织是体系运行的基础架构,既要分工明确,又要注重协同


3M素以勇于创新、产品繁多而著称。它成立了中央实验室负责更具前瞻性的中、长期技术研发,并搭建了多个共性技术平台。同时,各产品部门下设应用开发团队,负责产品端的短期研发,从而在创新组织上,实现了短、中、长期的明确分工。


丰田的创新组织则更为灵活,考虑短、中、长期分工的基础上,采用矩阵式组织——横向为联合项目组,纵向为各领域的工程师团队和职能部门。创新项目中,由项目经理牵头,组织工程师团队贡献技术,并调动职能部门提供支持。这种“横纵结合”的模式,既能保证在专业领域沉淀了相关人才,又能根据项目需求灵活调配资源,实现跨团队协同。


近年来,部分企业采用更加柔性的模式,建立起“人人创新”的组织。比如,谷歌的第一代机器学习系统DistBelief就是柔性创新的产物。最初,只是三个人的小团队。取得进展后,获得了Google X实验室的支持,还聘请了数学、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多位科学家。核心团队曾经这样评述:“这个团队就像一个小公司,却拥有谷歌这一大企业的各种资源。”这种“微细胞”的组织模式,让企业的创新活力从基层开始,被充分激发。


由此可见,创新组织的设置没有统一范式,但有一些共性的原则可以参考。总结而言,设计创新组织时,需要做到四个“重视”。


首先,重视根据创新组合设置不同团队。比如:长期项目通常耗时久、失败率高,因此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更高,且应该采用更宽松的考核政策。在此背景下,通常需要设置独立团队,确保他们可以安心、专注地投入。此外,在创新管理水平没有达到相当高度的时候,笔者不建议盲目推行“赛马制”多头创新,否则容易造成创新项目“小、散、差”,并产生不必要的内耗摩擦。


其次,重视辅助团队对核心团队的支持。核心团队是创新的“急先锋”,拥有最高的技术水平,位于整个创新体系的中心。辅助团队则通常承担样品试制、性能检测、工具开发、沟通协调等职能,是核心团队的内部服务方,以便核心团队能将更多精力集中于高价值的研发工作。


再次,重视创新相关组织的协同配合。虽然分割了不同的团队,但是由于创新(特别是技术创新)具有共通性,也要注重跨团队协同,以发挥技术和人才的“外溢”价值,相互赋能。此外,创新不仅是研发团队的事,成功的创新要做好“技术环”、“产品环”、“商务环”三环的有效串联,避免“孤岛式”创新。所以,上游的供应链和下游的销售等职能,也应参与其中。例如,“商务环”如果不能有效参与,往往导致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、研发成果落地时受到成本等因素制约而品质“降维”、新品上市资源配套不足而“胎死腹中”等问题。只有多方配合到位,才能确保创新过程有支持,创新成果可落地。


最后,重视因地制宜的创新组织设计。可以结合企业特点,探索适合的柔性创新组织形式,以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——比如:矩阵式组织,甚至是“微细胞”的“创客”小团队模式。当然,这类模式复杂度更高,需要更精妙的机制设计,在基础创新体系没有成熟的时候,不建议大举尝试。

 

机制:创新机制主要包括流程、标准和工具,核心在于规范和效率


很多企业的创新还处于“人治”阶段,研发过程不透明,评判依据不清晰。然而,走在创新前列的企业,已经普遍通过规范的会议体系,对创新项目进行筛选和管理。


比如,可以通过一年一次的创新战略会,确定当年的创新方向,为创新项目和预算的规划提供指导。然后,通过创新预算会,确定创新的子方向并划分预算。基于创新战略和预算,各创新单元组织内部的创新概念会,以激发创意,导出具体的创新项目。在创新项目通过预可研进行筛选和完善后,在一年两次或四次的创新立项会上,正式评选出当年的创新项目。而后,通过阶段性的进度追踪会,对创新体系的整体情况和各创新项目的进展进行回顾,以识别问题,调整预算或终止项目。最后,配合商品企划节奏,组织技术推介会,将创新成果进行推荐并与商业应用匹配。这套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跨职能的会议机制和清晰的决策标准,让创新变得更加透明可控,以及时纠偏,做好质量、进度、成本三要素管理。


除了流程和标准的规范,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创新带来了效率提升的工具,比如项目管理软件,又如数字化研发软件。QuesTek是一家美国的材料企业。与大部分中国企业 “实验试错”的方法不同,它强调“大设计、小实验”模式——即通过集成计算材料工程(ICME)的数据和模型辅助研发。这种数字化的研发手段,可以有效缩短研发时间并降低研发成本,已经在领先企业得到推广,比如国外的通用、福特、波音等,又如国内的中国钢研、宝钢等。


总结来看,要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,需要抓住“规范、透明、高效、协同”四大主题,做好三件事。


首先,定流程。即设计好从创意产生到产品上市的端到端、规范的管理流程,并且明确各参与方的权责,避免推诿扯皮,防范“创新断链”。还需强化各职能的协同,明确在不同创新环节各职能的参与形式,并配套监督和赏罚机制,避免“孤岛式创新”。


其次,定标准。需要在创新项目的前期立项、中期追踪、后期评审等关键节点,建立清晰的评估标准和决策机制,让项目“有轻有重”、“有进有出”,以确保项目符合创新战略的整体要求,且质量、成本和进度可控。


最后,配工具。即配备好项目管理、数字化研发等现代化工具,并结合前述辅助团队的支持,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思考、探索中,而非繁琐的案头工作。

 

激励:创新激励不仅是奖金、评优,更是开放、包容的创新文化


创新的激励形式有很多种。其中,最传统也运用最广泛的,是财务激励。比如,海尔建立了以短期项目奖金为主,配套中长期成果分红、成果入股等手段的多元激励机制。


财务之外,还有更多创新文化层面的激励手段。比如,谷歌曾经赋予创新人员20%的“自由创新”时间,并配套了用于创新交流的内部平台,让创新变得更加简单透明。苹果的“蓝天计划”异曲同工,让员工可以最多花费两周的时间,投入感兴趣的项目。富士施乐甚至专门设立了“创新失败奖”,对那些虽然失败,但是能够总结经验教训的项目组进行奖励。而耐克研发总部的费用中,有5-10%可以用于不需要按期提报进度的项目中,以鼓励研发团队尝试更多高风险或高耗时的项目。以上种种举措,从更底层的创新文化出发,鼓励试错,包容失败,让员工“打心底里”拥抱创新。


从案例中不难发现,创新激励不仅是一门技术,更是一门艺术。


从技术的角度,设置创新考核指标和激励方案时,应该做到“横纵结合”。横向上,创新、销售、供应链等职能,应共享部分创新和业务指标,只有利益绑定,才能促进协作。纵向上,应该考虑创新体系不同层级扮演的不同角色,设置相应的指标。比如:管理层应更多关注创新整体的业务价值、投入产出,及团队建设;而基层创新人员,更多关注创新项目的执行情况,旨在把工作做精做细。


从艺术的角度,创新文化的建设是更底层、更根本的,需要长期坚持投入。这要求管理层以身作则,不要只盯着短期业绩——这也是很多企业痛苦纠结的地方。但是,创新文化的建设没有捷径,也非朝夕之功。在以系统的创新战略和管理为保障的前提下,只有试错、包容、再试错,才能让创新文化春风化雨,向基层渗透。激励手段能够让创新萌芽,但是只有配合包容失败的文化土壤,才能真正结出创新果实。

 

资源:创新资源的运用,要从“单兵作战”升级为“集团军作战”


“生态”这个词,正变得越来越热门。过去,很多企业的创新是闭门造车,不仅脱离了实际的业务需求,也保守闭塞,不善于和产业参与者交流合作。现在,这种“单兵作战”的模式正被快速淘汰,而“开放式创新”成为主流。


微软和英特尔于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Wintel联盟,并与供应链伙伴、高校院所等,形成了开放的生态合作体系。每当微软发布新的操作系统,英特尔的芯片也会随之更新,让用户体验到了个人电脑性能的大幅提升。此外,英特尔还资助了数百所大学并成立联合实验室,让双方的研究人员在一起工作。通过这些实验室,英特尔快速获得了大量的新想法和知识产权。正是上述生态联盟的模式,让Wintel击败了当时的市场霸主苹果,登上全球第一的宝座。


与此相似,特斯拉通过公开其电动车的技术专利,吸引更多的初创企业加入生态圈,共同投入到电动车的普及之中。特斯拉在扶持盟友成长的同时,确保其创新成果能够兼容特斯拉的充电标准,从而帮助自己巩固了技术的普适性和行业的话语权。这种“我搭台、你唱戏”的模式,在苹果、宝洁、乐高、华为、小米、海尔等企业均得到运用。


在消费品领域,宝洁最早提出“开放式创新”的概念,并据此在全球各创新中心组建了相应团队,负责管理开放式创新的项目和资源。同时,宝洁建立了专门的技术企业和供应商网络,并积极与NineSigma、InnoCentive、Yet2.com等开放网络合作,从而获得更广泛的专家资源,以更高效地解决技术问题并储备专利。


当今世界,市场对创新多元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,竞争也愈发激烈,仅仅依靠内部创新已经难以满足市场期待。为此,应该整合生态资源,发挥各方所长并做好利益分配,实现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集团军作战”打法转型。要做好开放式创新,笔者同样有两方面的建议。


首先,资源获取。提到“开放式创新”通常想到上游的供应商和高校院所。但是近年来,与位于产业下游的客户,甚至中游的竞争对手的合作也在增多,值得企业站在更高角度、抱着更开放的心态,去思考创新中的“竞”与“合”。


其次,资源运用。获取优质资源只是第一步,更关键的是用好资源。面对复杂多元的产业生态,可以采用分层合作的思路。高校院所通常离市场较远,更适合前瞻性的技术储备,为下一个10年,甚至20年做好准备。上游供应商具备相当的技术实力,且更能理解企业诉求,是渐进式和商业化创新的重要伙伴。位于产业中游的竞争对手,虽然有竞争关系,但是如果需要联手推动客户教育或推广产业标准,也可以摇身变成重要的伙伴。下游客户是创新的最终评判者,他们的声音对顶层的创新战略制定和底层的创新项目评价,都至关重要。

 

结语


随着成本优势消失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,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增长动能转换的客观诉求。但是,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,面临诸多挑战。


在此背景下,中国企业只有搭上“创新快车”,才能取得成功。


首先,要控好“创新战略”的驾驶舱,制定清晰的创新组合,以引导资源有效分配。其次,要造好“创新组织”与“创新机制”的车身,作为底层架构,承载起创新的各个要素。此外,要点燃“创新激励”的引擎,并用“创新文化”持续润滑,从“推式创新”向“拉式创新”转型。最后,要装好“创新资源”的车轮,运用生态的力量,四轮驱动,支撑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跑得又快又稳。


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,我国创新任重道远。“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成功之道有迹可循。


我们相信,只要能打好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的两大基石,发挥好我国强大制造能力、巨大需求市场、雄厚资本实力的三大优势,定能在创新道路上加速前行——最终“慢龟”变“矫兔”,走好我国创新的新征程。

 


延伸阅读

化危为机,消费品企业如何把握增长换挡期下的转型机遇


销售管理效率提升大有可为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